「在四旬期的礼仪中,我们被邀请在旷野中跟随耶稣,为了和他一起面对并战胜诱惑,它让我们与耶稣一起攀上祈祷的山岗,默观反映在他人性面容上的天主的荣光。」
为成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俗世生活和基督信仰,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或许丢失了小孩儿所拥有的信赖、纯朴和亲和的童心,甚至像门徒一样阻扰小孩到耶稣跟前来。
因为真正的内修生活中,谈不上有什么娱乐,很容易令人陷入不健康的心灵低潮,而无法面对一切人与事。
所以,面对癌症我对主仍怀着感恩、感激、感谢之心,一切交托给主、听从主的安排。因为,上主富于慈惠宽仁;在患难中,赦免罪过,并施救恩。他是一切真心寻求他的护卫者。
教宗在讲话中谈到的重点课题包括:向万民传教、正确的信仰本地化、祈祷及信赖福音,面对拒绝承认宗教自由权利的极端主义造成的不容忍现象。
他把我安置在祭台前的石阶上,正面对弥撒的主祭前。之后,他就不见了。我在那最好的位置,有点觉得在做梦,但又觉得好像很正常。我一点也不记得弥撒如何开始。
他说,教会是至公的,因为基督履行的救恩使命是面对全人类的。这一普世性的远景在耶稣以人子的身份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就显露出来。
面对即将来临的圣诞节,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更该认真反思,我们的爱心与热情是否常能倾注在弱势群体身上?是否为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呢?我们为那些徘徊街头的流浪儿童究竟做了些什么?
教宗说:「教会体现人类的记忆﹐因为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只知道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擅长遗忘的文化。这个文化就像没有记忆的人﹐遗失了自己的身份﹔如此一来﹐没有记忆的人类团体也会失去自己的身份。」
由于政府的伊斯兰化政策,教会至今仍面对严峻的挑战。法律禁止其他宗教人士使伊斯兰教徒皈依另一宗教,但在政府学校和大学,非伊斯兰教徒学生被游说入教的情况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