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共祭的教区神父有吕志文、李志源和温国光,以及魁北克外方传教会韦格光神父和耶稣会嘉理陵神父。出席派遣礼的教徒潘惠敏为教区再有教友传教士到海外福传感到高兴。
教宗特别提到已退休的教员和格雷奇(ProsperoGrech)枢机,他们是奥斯定学院的创始人。
本次会议的主持人、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梵蒂冈基金会主席隆巴尔迪(FedericoLombardi)神父在记者会上介绍了3天会议讨论的主题:即主教的责任、汇报机制,也就是主教或修会长上该向谁汇报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
(格前13:7)
更要听从圣保禄的教导:“即使我们外表渐渐衰老,我们的内在却日渐更新”(格后5:16)。
1731年,教宗格莱孟十二世正式确定十四处苦路和对苦路的敬礼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天主堂都挂有14幅苦路像。
(格前10:31-11:1)耶稣基督为我们而甘愿牺牲自己,服从至死,做出了永远的救赎。面对十字架下长流的圣血,面对光荣复活的耶稣基督,面对天主的大爱,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清雍正元年(1723年),意大利籍遣使会会士德理格神父建造了北京西堂,奉加尔默罗圣母为主保。西堂作为传信部教士居住地。到1723年,北京教区东南西北四座教堂全部落成。
印尼西爪哇茂物教区弥额尔.安格库尔(MichaelAngkur)主教说:“年轻夫妇大体上都知道婚姻的意义,但很多人却未明白家庭生活的意义,及家庭生活对子女和信仰培育的影响。”
(格后12:9)因此,圣母所受的痛苦,是在与基督无间的结合中,才具有新意,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