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追思弥撒的教友挤满了教堂刘景和主教,圣名保禄,1920年12月26日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三女河乡黄花港村世代虔诚教友家庭。1926年-1931年就读于黄花港教会小学。
前夕弥撒结束后,十号村教友们有秩序有组织地在祈祷中等待小圣婴地到来。圣堂内虽然寒冷但教友们没有一个中途离开,身体虽冷,内心却是热火炎炎。
为了信仰,他甘愿放弃大工厂那种舒适的环境,从大城市太原迁回阳泉郊区河底村。回家后他服务于村办企业铸造厂。
总主教与廿名神父带领队伍,途经教友村的街道,直至圣殿。第二天大会的高峰,放在圣母岩前举行的圣时朝拜。数以千计人士在圣体前祈祷默想,献上歌咏,并祈求和平与合一。
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我们教友所处的生活环境、条件不同,在传教的事情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个近计划远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为妥当。
(王建民)老堂甫倒塌教友齐援建本报讯陕西省三原教区张二册村是已故张刚毅神父生前服务过的堂区。该村天主堂系土木结构,已建造88年,9月25日上午10时该堂突然倒塌,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我出生在一个老奉教的家庭,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再加上我们村教友少也没有堂。就这样,信仰有些荒废了。有时和大人们在一起念经,人跪在那,可心却不知早飞向何方了,至于念的什么呢?唉!
当时,我感到很屈辱,回家告诉母亲,母亲总是说:“别理他们,天主知道我们在这个村受的凌辱,他会赏报我们的……”母亲常说:“天主赏给我的子女,我一个也不能丢。”
某个村曾有过教堂,但是目前仅有几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尚保持信仰,他们的儿辈信仰意识已很淡泊,其孙辈则几乎与教外人无异。教堂也因早已无人问津被拆除了。此情此景,实在令人悲痛惋惜。
一天,公安局派人来我们村调查我父亲的情况,当村干部告诉他们我父亲已去世的时候,他们却说:“这人真是会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