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们让人性权力的逻辑占上风,不听从信德和天主的引导,我们就成为绊脚石。
这种在人手上的互通有无、彼此接济的方式,意大利天主教称之为“信德的赠礼”(fideidonum)。安德肋•圣托罗神父就是在这种互相关怀济助的精神下,志愿前往土耳其照顾当地的教友的。
如果不是这样,基督徒的信德,就会变成死的信德。经上说:“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
他主持清晨弥撒时,在讲道中敦促信徒们,要追随童贞圣母的芳表,「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在信德中满怀喜乐」。
尊敬的“信德”编辑部:信德2009年12月10日1、2版刊发了我撰写的见证“病痛是天主赐给我的大爱”一文后,我收到了许多主内弟兄姐妹关注我的来信、来电,更有教友专程前来探望我,献爱心。
教会邀请每个信徒都给自己身边的人献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这是我们基督徒的责任和使命……”哦,她老人家竟把我们当成教外人了,看看拿在手里的那张纸,原来是一张“信德
首要的回应即为信德,那是「以猛力夺取天国」的信德(参阅:玛十一12),诚如圣保禄宗徒所言:「由于天主,基督成了我们的智慧、正义、圣化者和救赎者,正如经上所记载的:『凡要夸耀的,应因主而夸耀。』」
然而,《天主教教理》“也告诫我们没有活出信德的真正经验,却把与天主的关系转变成要求行一些奇事的危险”。“事实上,我们在祈祷时能陷入这样的危险,即不是我们在服事天主,而是要求天主来服事我们。
这次司铎培训班由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进德公益协办。培训班于16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张士江神父出席并讲话。
希望和信心是因着对基督的信德和由福音的价值而产生的,这个信德和价值响应了一些人的担忧,他们感受到传递信德和文化的困难,而在富于信德和文化的罗马城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