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八端在当天的礼仪中再次回荡(玛五1-12),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选取这段福音的第二和第三端作为省思的课题,指出这是能使我们获享真正幸福,即成圣的道路。成圣的道路“始于尘世,将在基督内完成”。
教宗接着讲道耶稣的祈祷的第三个特征是“独自”祈祷。教宗说:“在静寂中,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许多声音就会呈现出来。天主在寂静中讲话。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好能培养内心生活,使行动变得有意义。”
弥撒后,刘老师眉飞色舞地对我说:“你讲道刚说第一句话,我就听出来了——孙峥是跟我学的!”他很高兴,培养出了一个神父。今年我从海外归来,国庆假期重回西开总堂,得知刘老师年老多病,已经很久不能进堂了。
(参阅《天主教教理》2635号)”教宗接着讲道,人的心有祈祷的天性。那不爱弟兄姐妹的人不会认真地祈祷。在教会内,祈祷的人会比那些“最系统性”地研究这个世界的人更能体认他人的悲伤与喜乐。
圣地守护人巴顿神父日前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当时是1967年元月7日,两位司铎首次在这个朝圣地庆祝感恩圣祭,在弥撒献祭的纪录簿上签名,并进入刚扫完雷的小会院。
总主教在礼仪讲道中提及若望宗徒关于葡萄树和枝条的段落,指出福音的作者是在邀请我们省思“彼此间的共融”,这是结出硕果的条件。
教宗在讲道中说:「我们要从惊喜之情重新出发;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对祂说:『主,祢多么爱我!我对祢来说多么珍贵!』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邀请新祝圣的司铎做牧人,就如上主那样。他说,上主要他们做牧人,做“天主忠信而圣洁的子民的牧人,与天主子民同行的牧人”。
接着,教宗继续引用《天主教教理》的内容,金口圣若望讲道,即使“走在街市或独自散步时,在商店中,在买、卖时,甚至在厨房作饭时,都可以经常而热心地祈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2743号)。
帕罗林枢机在讲道中指出,这件大事在摩纳哥数个世纪的历史中“讲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基督信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