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借着感谢和赞扬许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之奉献精神作为总结,他们在五大洲绝望的希望之路上竭尽全力营救受伤和被遗弃的移民。
圣史用三个动词描述了在革乃撒肋湖边的耶稣态度,这三个动词是“他看”“他上”“他坐下”。
2)圣女小德肋撒:称耶稣为“和我的心一起跳动的那一位”。3)圣女傅天娜:将圣心敬礼聚焦于“天主慈悲”。圣若望保禄二世更将慈悲敬礼与圣心紧密相连,表明圣心敬礼始终与慈悲行动一体两面。
但天主正在呼唤我们——你、我、每一位平凡的信友——成为那双“教会的手”,将复活主的酵母撒入人心。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宗额我略一世引据了早期的教父圣依波理多(Hippolytus)的说法,为圣玛利亚·玛达肋纳冠以圣徒中的圣徒的荣誉称号。
的确,1570年的弥撒经书,与1474年首次付梓的版本,没有太大差别,而后者则是忠实地根据教宗依诺森三世(1198-1216)时代的弥撒经书重印的。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奥斯定当选为依波纳主教即下令神职人员要度神贫生活,衣食住行务必平民化,一如宗徒时代一样。他捐出家产举办慈善事业,向穷人送冬衣。他的福传思想也与众不同,他说:我不愿自己得救,而要大家与我一起得救。
但是有些人尤为脆弱,许多人孤独无依,身患疾病。有些人离不开他人的护理和关切。我们为此就後退吗?让他们自生自灭吗?
我开始虔心祈祷,我相信只要怀着一颗依恃的心……就会领受恩宠,并得到及时的扶助。(希4:16)在这60万人口的城市里,肯定有天主的教会,那里的神长教友定会帮助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