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的上主,依赖你的,那人才算是真有福的。(咏84:12-13)主耶稣是昔在、今在、将来永在的全能者,他本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困的,好使你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
在第4章节中教宗在阐述了耶稣的大司祭的祈祷之后,接着便将笔墨着重在最后晚餐上,对这个在对观福音和若望福音中关于耶稣受死日期存在争议的主题深入反思。
他们害怕天主所以献上全幡祭等,而事实上,天主不见得中悦他们的祭品,当亚巴郎献子从祭时受天主的阻挡,后来耶稣也改正了以民长期形成的信仰观,他说:我喜欢仁爱胜于祭献!
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大瞻礼去教堂,也似外教人。
王马窦1934年出生于一老教友家庭,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打上了信仰的坚固烙印,热心敬主,虔诚祈祷。1954年小学毕业后,王马窦进入凤翔教区修道院,他的梦想是将来作一名好神父,为教会服务一生。
也许你有可能被派到教堂外边去服务,受寒冷气流的侵袭,也许负责人会把你派到一个欠佳的位置上负责维护秩序?也许……但是我无怨无悔,只要心中有主,严寒的冬日将会变为暖冬,凛冽的寒风也将会化为春风拂面。
他哭着哭着,突然向我说:“我害怕,你能拥抱我一下吗?”“不行!”我回答。我不能给他一个拥抱,因为我身上穿着警员制服。其实,他向我要求了什么?不就是一个拥抱吗?不就是那每个人诞生后首次与世界沟通的形式?
在教宗开始要理讲授前,全场信友和朝圣者聆听了《撒慕尔纪》中的一段记载:“上主对撒慕尔说:‘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绝要他,因为天主的看法与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却看人心。’”
在今天这个新的时代里,你是否拥有快乐、幸福、美满的生活?你是否愿意度一个有价值而又富有活力的新生命?你是否期盼自己成为一个和平的使者,福传的勇士?你是否渴望(重新)接受圣神的洗礼?
但就是那一年的夏天,修会换届,新任的会长跟我说,要是按原来的安排,你去了美国我们就剩下9个人,要是你不去美国,我们就10个人,十全十美,你是愿意留下还是去美国?我是觉得在哪里都一样,于是就选择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