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教友团体及平信徒运动,如夫妇恳谈、基督之侣、厄玛奴耳、普世博爱、圣艾智德等,为家庭和地方教会带来了活力和更新复兴。一个成熟的地方教会既需要专务祈祷的默观团体的支持,也需要外派使徒传教团体的配合。
第四主日,厄玛奴耳,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应效法圣母接受上主的圣言,在生活中承行上主的圣意。只有我们准备好了,才能认出马槽中的天主子耶稣基督。第二,我们准备在每天的生活中迎接主耶稣。
在我们每个人选择去爱,去传福音,去尽责任时,一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然而,正如天主对先知厄里亚说的,无论他们听,或是不听,终究都要承认:在他们中有一位先知(则2:2-5)。
教宗又说耶稣显圣容的时候,两边有梅瑟和厄里亚。这个景象意味着旧约圣经完全肯定巴斯卦奥迹,也就是说,基督必须先受苦、死亡,然后才进入他的光荣中。
亚当、厄娃二人“发现自己赤身露体,遂用无花果树叶编了个裙子围身。”(创:3.7)他们被逐出乐园,就再也不能安享清福,需经风寒之苦。天主爱人就“为亚当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给他们穿上。”
在新约《圣保禄宗徒致厄弗所人书》上说:“你们作子女的,要在主内听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这是恩许中的第一条诫命,如此你既能得到幸福,并在世上延年益寿。”(弗6:1-3)。
厄弗所书提供的标准是:“不再做小孩子……在爱德中持守真理,在各方面长进……身体不断增长”(弗4:13-16)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有意识地在具体的生活中、信仰中、试炼中、福传中去问基督的心意是什么。
圣施礼华说:你要像诺厄的好儿子们一样,用爱德的外衣,把你的司铎——你的神父——身上见到的弱点,遮盖起来。
「如同厄玛乌的门徒那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复活主基督的临在,祂与我们同行,为我们解释《圣经》,而我们期盼一同分享感恩祭,在擘饼中认出祂来。」
自亚当和厄娃以来,人类一直倾向于认为,天主是一个霸道、专横的角色。因此,要重新发现天主是“我们的父”、重新理解要肖似祂,是整个四旬期皈依之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