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篇讲题中,卢嘉勒教导了我们四个字:“生活对方”,意思是:“懂得深入了解对方,体会别人的感受,并尝试分担他人的重担。”“难道我真的要为别人拿外套吗?或在吃饭时侍候他?
德兰修女曾经向一位属灵上的密友表达了她因不能真正体会神的同在而感受到的干渴、黑暗、孤独和自虐。
他指出,若然成功应用于生活,他们会更能体会金句的意思,从而对《圣经》产生兴趣。华语圣经协会联合会联络秘书徐静思十一月二日对天亚社说,年青人是教会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希望能把《圣经》渗入年青人的世界」。
前几天,母亲特地打来电话,告诉我圣诞节时一定要望子时弥撒,迎接救主耶稣的来临;弥撒完了还要守夜,陪一陪马槽中的小圣婴,体会他一生下来就遭受的严寒与贫穷,感受感受他对我们罪人的爱。
我能体会她被人误解时的心情,那种落寞,无助,以及被众人鄙视时的痛苦,是不少跟随基督的人都曾品尝过的。其实,品尝过这种滋味的何止跟随基督的人,就连基督本人不也饱尝过冷眼和鄙夷吗?
世界青年的来到不纯粹是以客人的身份接受澳大利亚的款待,他们也给这个南半球的大陆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机会,让澳洲居民亲身体会、认识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精华,以及地球一家的风富人情味。
因为我们所敬爱的主耶稣,他最能体会贫穷人的需要,他是贫穷人的保障。圣经教导我们: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雅1:27)。
他表示,服务过程令他深刻体会天主的护佑。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黄惠贤修女入会五十年,她介绍了自己的圣召历程。十岁那年受外籍修女的感动,引领我认识天主,最终选择修道。
我个人的体会,司铎在西开教堂主祭,领唱“Gloria”、“Credo”,与唱经班互动,是很快乐、很享受的事情。
关于普雷沃斯特教宗的特质,温帼仪修女表示:“我体会到他人格特质的几个方面,那就是:他是传教士,他关心穷人、生态和移民,这些他早就具体表现出来。此外,他也是个灵修深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