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而是某些企业管理者、公务人员和执政者……。或许不是很多,但他们的营生之道几乎是投机的态度。教宗继续说:受贿的陋习是世俗的习惯,是一个重罪。
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交战……”(路14:31)在今天的福音里,基督把所有的人放在一个公平的审判座前,不分种族、肤色、文化、地域,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早早晚晚要面对的,审判的标准不再是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也不是各国的法律法规
不少人丧失了灵魂,不是天主不赏给恩宠,而是他们不与恩宠合作。不少人生活得不快乐,不是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自己奢望的太多;人生的压力不是源于生存,而是源于攀比。
耶稣重复的问同一的问题,说明耶稣很在乎这个问题,说明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要求伯多禄更爱,其次是从心里发出的。一、从耶稣这方面看:耶稣的问话是一个比较的问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强调:上主把救恩奥迹启示给小孩子,而不是智慧及明达的人。小孩子的美德是敬畏上主。
(四4-5)教宗表示:「圣保禄劝勉我们的喜乐既不是肤浅的欢乐,也不是单纯情绪的高兴,更不是世俗的欢愉或消费主义的快乐。不,不是这些,而是更加真实的喜乐,我们蒙召再次品尝其滋味,品尝真喜乐的滋味。
(梵蒂冈电台讯)做基督徒不是为获得一种社会地位,而是要成为服从天主的见证人,如同耶稣所做的那样;这样做的结果是遭受迫害。教宗方济各4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平安需要选择,它既不能强加于自己,也不是偶然得到的。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5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时所表达的思想。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天主十诫第三诫应记住安息日,守为圣日的含义。
相反地,对耶稣而言,那些寻求帮助的人的呼声不是一种打扰,而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基督徒蒙召以爱和耐心,去聆听近人的需求,而非那无益的喋喋不休。
当我们向看门人说明来意后,想不到她冷冷地说:“今天不是礼拜天,堂门不开,你到礼拜天来吧。”对有些教堂做出这样那样的规定,我不敢妄加评说,也许他们有他们的原因和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