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到自己的病房时,发现主任、医生、护士都在紧张地找她,因为医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无望治愈的女学生,在他们医院住院的时候,想到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跳江自尽了。
如果你去他的家,你会发现他家的房子矮小破旧,除一台电脑外,根本找不到一件现代化家具。他出门时自己背一个水壶,灌满开水,从不买饮料、矿泉水之类。穿衣也不讲究,只要得体、干净就行。
我第一次发现,她笑起来居然很可爱!像个孩子一样天真!临走,她鼓励我勇敢地面对,忘掉应该忘记的,保持对天主的纯真感情!她还说,教堂是所有教友的家,回家吧!
有一年,又是圣诞夜,我到纽约的圣派崔克大教堂去望子夜弥撒,这场弥撒是向全国电视广播的,果真不凡,圣诞歌曲唱得十全十美,大教堂的装饰更是美到了极点,我发现谁也不向谁打招呼,更令我难过的是:地下铁里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教宗说:“每个人在白冷城的圣婴身上,都发现自己白白地被天主所爱。天主无限的慈爱在耶稣圣诞的事迹中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出来。在耶稣内,天父开启了与我们的新关系,他在他的圣子内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子。
他说:“我们首先发现和平经常是脆弱的,而且受到嘲弄”。教宗敢于说这样的话。
可惜无数基督信徒选择了血肉之气,凭着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性情,结果很快地让自己失望,因为我们发现自己愿意去改的,却没有丝毫的勇气与力量去实践,马上转入自怨自责当中。
虽然如此,在广大信友中仍然存在着精神上坚固的底层,这个底层的精神也表现在对基督信仰的需要的关注,对天主的需要的关心,对祈祷价值的重新发现,以及对热心神职人员和他们的职务的敬仰的关怀。
综观耶稣33岁短暂的人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一生是一无所有的一生;是空乏其身的一生;是空无一切的一生,用现在人的价值观来看他的人生可谓是失败的人生。
我发现青年学生们即使会向神父开玩笑,作弄他,和他拍肩搭背,可是当他们真正需要一位神父时,他们寻找的是一位天主的人,也就是一位像阿尔斯的本堂神父圣维雅内、像圣若望鲍思高这样的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