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字架下,耶稣把母亲托付给圣若望,想必也指着玛达肋纳这样说,“看,这是您的女儿;”“看,这是你的母亲”。
只见他高举着双手,脸庞向右朝下观望着……他的形象和身影,就像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那第十二幅苦路像。不由得,我的心跳得更快。接着,从遥远的天国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声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请随我来!”
祈祷礼仪中,教宗发表简短的谈话说:“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希伯来人和教外人修和,使他们在他身上合而为一,他在自己悬在十字架上的身体内克服了敌意,以他的死亡把我们结合在他的平安中”。
从这里,我们学习到什么叫做适当地举行弥撒圣祭:那是与为了我们而抛弃一切神性光荣,甘愿受侮辱死在十字架上,以便把自己赠与我们的上主相会。”
有的教友在家门外支起了桌子,摆上了圣像、插上了鲜花,点燃了圣蜡,当游行队伍从家门前走过时,她们恭恭敬敬地划着十字圣号、认认真真地诵念着经文,还有的教友手拿玫瑰念珠,一路诵念玫瑰经,虔敬之心、虔诚之举,让人感动
老人僵硬的心复苏了,天主在痛苦中召叫了她,那种感动、润泽,无以言表,那种身心的愉悦无法道出,她回头看见了女儿临行前给她摆在书桌上的十字架上的耶稣,那种爱的吸引,让她无法拒绝,她哭着扑倒在十字架前说:主啊
教宗强调,严格听命既非军人式的服从,也非出於纪律的要求,而是出自内心的奉献,效法贬抑自己,取了人的形体,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天主圣子。
她每时每刻努力回应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这呼喊令她深受触动,所以仁爱传教修女会的每一所会院墙上,都悬挂这句呼喊作为座右铭,以展现受苦基督的临在。
3点,常神父背着木头做的十字架,头戴枣树枝编的刺冠,带领着教友在大堂拜苦路,十四处苦路如同再现了耶稣受苦难走苦路的整个过程,祂身为天主子,却为了我们众人的罪甘愿受侮辱,受苦难,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死在十字架上
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牵强附会,因为耶稣毕竟死在十字架上。可是《希伯来人书》也没有错:天主确实救耶稣脱离了死亡,并赋予祂战胜死亡的彻底胜利,但这恰是通过死亡本身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