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昔日的宗徒们遇到了主耶稣,经验到了天主的爱。同样的,今天的基督徒也通过圣事而“遇到了耶稣”,得到了福音。我们基督徒传扬的是“从宗徒们传下来的”信仰,同时,更是我们的生命中所经验到的活的主耶稣。
藉此法则,我们知道十字架的祭献,和它在弥撒中以圣事方式的再实现,虽然奉献方式不同,却是同一的祭献;此圣事性的祭献,是主基督在最后晚餐时所建立的,并命令祂的宗徒,为纪念祂而举行。
奉献生活的意义 度奉献生活者指神职人员(教宗、主教、神父)、修士及修女,是基督宗教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此群体自耶稣时代就已经存在于教会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基督宗教各个宗派中(天主教会、东正教会、新教
教宗方济各胸怀宽广,对东正教、基督新教各个派别、对穆斯林,对佛教,对印度教等都非常友好,主动慰问致意,甚至毫无芥蒂、非常大方地到瑞典参加了新教与公教“分家”——“纪念宗教改革开启500周年”的活动。
教宗方济各胸怀宽广,对东正教、基督新教各个派别、对穆斯林,对佛教,对印度教等都非常友好,主动慰问致意,甚至毫无芥蒂、非常大方地到瑞典参加了新教与公教分家——纪念宗教改革开启500
我们也该不顾任何困难去实践爱人的职务,我们周围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贫困、疾病和罪恶之中,让我们牺牲我们的舒适安逸,不怕操持贱役,从事宗徒工作,求取近人灵魂的利益,让我们怀着玛利亚往见表姐时那种太阳般的精神,
(弟后1:12)圣保禄宗徒的这番话帮助我们明白,信仰首先是人对天主的个人依附,同时,与此分不开的,就是自由地认同天主所启示的全部真理。
圣伯多禄大殿宏伟壮观,首位教宗圣伯多禄宗徒的尸体就葬于祭台下方的地下墓穴。意大利、法国又是无数圣人出生、成长、成圣的地方,他们的言行与事迹深深影响着世界上的人们。
老主教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这场好杖,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