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聆听圣言 服务贫苦
2017-01-10

处于三岔路口的林西堂区(照片:寇红广)2013年9月上旬到石家庄参加由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研讨会时,恰巧与林西堂区主任司铎张建林神父在那里碰面。

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揭秘利玛窦中国内陆首站
2010-10-05

1583年9月10日,利玛窦和罗明坚乘一叶扁舟,驶到了肇庆。上岸处惹争议猜想究竟利玛窦是在哪个码头上的岸呢?文史专家们意见不一。

为爱服务的米睿哲神父
2022-11-28

很快获释后于1942年9月退伍。他选择回到自己的故居巴黎。在父母的大力支持和妹妹伯尔纳德的影响下,刚退伍的年轻的米硕士立志修道事主。

爱的经历
2014-07-21

婚后91年9月18日,我和前夫结婚九月底即做一梦:寒冷的冬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一间特大特宽敞的房子里,身下是一副担架,绿色布面,我心疼他冷,跑去搂他,为他措手取暖,可是不论我怎么哭喊,他却不应声&

河北:各方艺术团汇聚进德老年之家为老人隆重庆祝中秋佳节
2014-09-08

2014年9月8日(农历8月15),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在这中秋月圆,万家欢聚的日子,在这万众欢腾,神州共庆的时刻,河北天元名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艺术团、群芳艺术团和金松舞蹈队的演员们齐聚进德老年之家

亦师亦友亦慈父
2014-10-08

当年9月修院开学,我正式成为一名小修生。修道期间,每逢假期,我们几个南宫的修士都会去神父那儿住几天。有一次我跟神父去拜访小堂口的教友,晚上一起住在教友的家里。

海外华文教会刊物一览(吴敏仪女士代读)
2006-10-14

新铎声  《新铎声》双月刊于1955年9月1日在新加坡出版,是属于天主教南洋教务促进社中文刊物部活动之一。  

恩典之路
2015-07-27

于是2002年9月1日,我如愿以偿进入了圣神安慰会。刚开始的修会生活让我很快乐,每天上课,祈祷,简直就像活在天堂,不知不觉中两年过去了。这时,院长说,我们可以写申请,成为预试生。

从教外人到基督徒再到传教员
2012-12-03

2011年9月13号田莉的妈妈和妹妹家母子三人在李长青神父的手里接受了洗礼。

加拿大神父满而溢 变成地道“中国人”
2013-05-13

神父:首先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1966年9月中旬我到达台湾,在新竹华语学院和辅仁大学国语中心学了3年中文。为了解中国思想,我特意在辅大修了国父思想和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