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东阳与教友们聚会,弥撒结束后,孟神父征询我父亲:你愿意接受天主教的洗礼,信仰天主耶稣基督吗?他眉开眼笑,点头表示乐意。这样,我可敬的父亲正式接受了神圣的洗礼。
难道生命不是贵于食物,身体不是贵于衣服吗?……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25-34)。
祢不是说给人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吗?为什么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无理取闹的?然而我又想,天主既然给了我这样一个她,就一定有祂的旨意,唯愿尔旨承行。”
他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心中吗?他对当今中国教会的教诲何在?利玛窦不仅仍然广为中国人所知,而且无论在教会内外皆深受敬仰。他广受中国天主教信友的尊重,也深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
他过后画了一张图画,画中有间失火的房屋,下面写着“这岂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本来是劫数难逃,却因上主火中伸手,抽取一薪,这根柴幸免于难,得以保存!这是多么大的恩重如山啊!
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回来安葬吗?”道丕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遗骨。
有些高中女生还好奇地问我们:“他是神父吗?”当我们告诉她们:“他是神父。”这些女生中有人说:“他要当老师,应该是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
当时我自己都惊奇,我这是和一位年届103岁高龄的老人对话吗?如此思维清晰、敏捷!寒暄后,我们聊了很多,包括他的传记内容和长寿之道……次日一早,我们目睹了这位百岁前辈自己走路进堂。
一些有圣召人选或经济力量的地方教会(教区)及各地有识之士(神长教友)是否有走出国门,准备去慷慨给予、热心去服务的奉献意识吗?
当他行至屏风岭的时候,尚未到达山顶,遇到了一位头戴葛巾、身穿褐衣,胡须和鬓发皆白的道人,只见他立于岭下,对前来的陈忠胜说:“你是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臣吗?我就是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