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种精神,会使自己时常喜乐,不断祈祷,处处感谢,时时赞美,无论顺境逆境,无论成功失败,都能坦然面对,承行主旨。(连载之一)
教宗说:“面对必然结局的恐惧,尤其是在企图抹煞人类死亡的现实和经验的文化中,四旬期的礼仪一方面提醒我们死亡这个现实,邀请我们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推动我们迎接基督信仰对死亡的新观点。”
有10多人参与弥撒,都虔诚地跪着,低着头,捧着手,当神父面对大家念“DominusVobiscum(主与你们在一起)”时我激动万分,我切切实实感到主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尤其在困难时刻更没忘记我们,在这种环境下
义诊现场[page]在义诊活动中,让人感动的画面时出现:推拿的王医生听说有不能前来的病人,就亲自到病人家里去诊断,结果发现是严重的腮腺炎,及时的提醒了病人;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看病的村民,医生们放在桌前的粉面一次次让给别人吃
(要她直接面对生命中的问题,正视、处理这个问题。要向她显明自己的能力。)⑧耶稣指出她生命的问题以后,妇女改称耶稣什么?(先知)⑨耶稣知道妇女的一切,却依然认真地和她谈话,这对那妇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德35:18-19)有许多时候,我们是如此软弱,面对苦难与不幸只有流泪痛哭。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天主是没有感情的,他不会有我们的感受。
接着,林神父又利用歌曲《为什么》勉励老师们要教导学生准备今生之馀,还要准备永生,领导学生积极面对及突破人生的限制,提升自己,学习苦中作乐、忙裡偷閒。
他续说:「倘若教宗自己没有面对道德错误的后果,我们对他还有甚么期许呢?」「有些人很生气。就我个人而言,我已厌倦教会没有把那些振振有词的陈述贯彻实行。他们需要处理他们推搪的后果。」
他以纯朴的信德面对痛苦,常说疼痛为增加真爱很重要。内尔松于1964年的圣诞节前夕去世,当时只有9岁。努恰女士也以信德活出了痛苦的奥迹。她生于1936年,死于1997年。
主教的榜样教导者今天的牧人们本着强烈的爱德履行职责、面对困难信德坚定;两位司铎勉励今天的司铎们热心祈祷、在与耶稣的相遇和对耶稣的爱内寻找力量,从而永远也不会懈怠铎职:永远不会在信仰上妥协、不惜一切代价忠实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