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敬那可以赚得荣冠的奉献和牺牲,因为荣冠里噙含着壮士的鲜血和汗水。但我更崇敬那头戴茨冠的默默奉献与牺牲,因为在那茨冠的熬煎中,流露出来的是壮士的信念,无私和坚韧。
下面记录的是他(她)们如何坚守信仰、在与主的相遇中,在爱与被爱的渴望中,跟着耶稣,时时预备自己,坚守人生最后路程的同时,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教友、关爱教会、关注福音的传播和教会的复兴。
那年我刚初中毕业,我就跟父母闹着要去修道,父母没辙,只好忍痛满足了我的愿望。初来之时,我还是一个乳臭未干、不谙世事的“傻”小子。那是我第一次离开从小生活的家庭。
回忆近几年在河南安阳水冶堂区的一切,朱现录神父睿智的脸庞隐隐有些苦涩,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但应该注意的是,祈祷并不是完成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天主的意愿。我们应随时接受天主的意愿,有时是充满奥秘的。因为,为了我们的救恩,有时似乎并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意愿。
都灵总主教诺西亚(CesareNosiglia)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教宗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圣殓布前祈祷。圣殓布令人想起主耶稣在残酷与希望中受难及死亡的奥迹:基督藉着牺牲将最伟大的爱赐予世界」。
(梵蒂冈电台讯)今日青年心中有一种对家庭的渴望,尽管在夫妻恩爱和家庭生活的旅程中存在一些情况,需要坦诚作出艰辛的选择。教宗方济各11月11日向第三届《爱的喜乐》劝谕国际座谈会发表视频讯息时,如此表示。
之前在她亲戚的婚礼上我们见过一面,所以也算认识,这位成淑芝老人创办了智光启智中心。礼貌性地打过招呼之后,我和爱人朝教堂大门走去,爱人在走出几步后突然对我说:我觉得你可以选择这位大姨做代母。
如果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能撑起一家人的生计,是否还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是否还能保持坚定的信仰和对生活的信心?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看了今年8月20日,第24期“信德”5版“福传广角”上,杜保禄兄弟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一文,颇有感触。杜保禄兄弟在该文中,将“人在教内,心在教外”的一部分教友的“庐山真面目”刻画的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