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年,奥诺利奥三世教宗派遣方济各会士到欧洲、直至摩洛哥传教。1219年,方济各获准前往埃及同穆斯林苏丹见面。教宗特别强调了圣人生活中的这段经历,即基督信仰与伊斯兰对话。
上主日到圣奥斯定堂领圣体的菲籍教友Ayra表示,当天能够进入圣堂,但人数并不多。她说:“我一向到(至圣圣三圣母会,SOLT)的牧民中心参与弥撒的,但因为工作关系,惟有到圣奥斯定堂领受圣体。
贝尔格里奥教宗的这些理想,响应了欧盟之父舒曼(RobertSchuman)和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这两位先人对欧洲的愿景;其中,若望保禄二世坚决捍卫这片大陆的基督信仰根基。
一次讲话中,他说:“虽然我已经在维托里奥·威尼托和威尼斯担任了20年的主教,但我还没有‘学好’做这份工作。……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爱您,我只想为您服务,把我的微薄的权力,不管它有多小,交给大家支配。”
罗马帝国皇帝泰奥多西奥(Teodosio)曾委任他不少公职,在一些重要的葬礼中发表重要的讲道和演说,也致力于撰写神学著作。
伯多禄和保禄都在罗马殉道:伯多禄殉道后被葬于梵蒂冈山下,保禄是在奥斯蒂亚路被斩首,他们两位的遗体曾经在阿比亚路的地窟中安放过。
因此,坚忍的根源是爱,正如圣奥斯定所说:“对每位义人衡量乃是对任何疾病承受的勇敢程度,也是衡量他对天主爱的程度”。
贝尔格里奥教宗将近12年的宗座牧职及其关键主题,似乎浓缩在这12天的旅行中,也就是:宗教对话与和睦共处、社会修和、气候变化及其毁灭性后果,以及在经济成长和科技发达与各民族人性、社会和灵性的发展之间的平衡
西班牙籍恩里克·亚诺·奎托(EnriqueLlanoCueto);德国籍约亨·梅塞默儿(JochenMessemer);意大利籍方济各·韦尔米利奥(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8日任命法比奥·法贝内(FabioFabene)蒙席为世界主教会议副秘书长,并提升他为阿夸彭登特(Acquapendente)领衔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