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中许多圣人圣女就是因对耶稣的服从与依赖而成了后世天主子女们仿效的榜样。耶稣进入约旦河受洗的另外一层意义是,他为我们祝圣了河水,使水成为我们生命的泉源,成为天主为我们施恩的标记。
在我们当代的见证中,我愿意举出近日我们所纪念的两位圣人为例,一位是圣女艾迪特•施泰因修女,又名十字架•德肋撒•本笃,我们在八月九日纪念了她;另一位是我们明天八月十四日
“主,叫我看见”,看见你的无穷大爱、仁慈美善,看见自己的卑污丑陋、软弱无恒;看见你为我受苦受难受辱受死的凄惨,看见自己罪恶累累、执迷不悟、屡教不改、重蹈覆辙的顽劣;看见圣人圣女可歌可泣的英勇豪迈、牺牲奉献
因此,第四世纪时,希腊神秘主义者尼萨的葛利果主教(GregorvonNyssa)将这一项祝福视为是希腊哲学的总结。想要获得幸福的人,就必须实现希腊哲学所提倡的价值。
在江苏连云港天主堂参与弥撒时,本堂葛神父强调要我们教友意识到在教会内是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就要出外到各地走走、看看,信仰必须要有沟通。二位神长的话都意味深长地教导我们教友之间要有沟通、有交流、有行动。
1912年,天主教传教士葛承亮带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数十名有工艺才华的孤儿,经过一年多时间雕刻成一座土山湾中国牌楼。
沙尔德教区的主教——保禄葛德马烈主教于1708年邀请修女们到沙尔德服务,于是该地就成了修会的中心。
随之被赵振声主教委派至饶阳、肃宁尚村、葛家庄一带任本堂。在此期间,神父受到不同程度的批斗。赵振声主教闻知后,接神父去天津崇德堂休养。
圣咏提供了日后弥撒中的「变化部分」歌曲的大部分来源,在第六世纪时,经搜集和整理,成了罗马圣歌集(GradualeRomanum),成为收集葛丽果圣歌的歌本。
其间,先后发言的有葛庄的一位教友、黄雅舒、马宪荣、于会长、叶秀兰、王俊义、周立荣教友。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分享了传教的方式和方法,他们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