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话可以帮助人们在与他人的传统交流时认识到自己的传统。由此,当自身的真实面貌面临挑战时,能够树立更加自觉的意识,并在与各种文化接触时促进相互了解、承认那些真正的人性价值。
「外在的行为和成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停下脚步,转面关怀他人,并提供他真正的所缺。」每个人都渴望和平,需要和睦共处。然而,唯有当我们也寻求内心的平安时,和睦共处才会日益增长。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为了消除堕胎所做的努力;对临终之人的照顾;对神贫的重视;德肋莎修女的事业仍然非常蓬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青年圣召和自愿服务者。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生于1910年8月27日。
1962年,马图利奥尼斯被仇教者杀害,当时他将近90岁。教宗说:让我们因这勇敢扞卫教会和人性尊严的见证而赞美天主。
教宗主持清晨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特别念及无家可归者。他说:「这些痛苦悲伤的日子,凸显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问题。今天报纸上有张
阮天仁(右二)神父和修女们于四月四日,在顺化市一个修院为患者及他们的亲属提供免费面包。过往数月的早上,顺化市的陈氏生(TranThiSen)和她的丈夫都在家里,把五十个法式长棍面包
圣咏集所记载的,是人在天主面前时心中所充满的惊讶,尽管我们微不足道,祂仍然眷顾我们(参阅:咏一四四3~4),并向我们肯定祂在我们的母胎中塑造了每一个人(参阅:咏一三九13),即使在阴府,祂也不会遗弃我们
许多济弱扶贫的举措「倾向於取悦施惠者,而非真正聆听穷人的呼声」。基督徒团体蒙召向「我们眼前」有需要的人「提供关怀与安慰的标记」,并且「与其它机构」团结合作。教宗方济各在第二届世界穷人日文告中如此写道。
关于这点,教宗说: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天主,并把思考所得传递给他人,都因为天主赐给了我们理性,这个理性与祂的本质和谐相通。
“为他人播种美善使我们摆脱计较个人得失的狭隘逻辑,赋予我们以不求回报的宽广心胸来行事,使我们进入天主仁慈计划的奇妙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