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很多时候在耶稣前哭泣,是因为在主前找到了情感的依靠,倾诉委屈;是因为敬拜、圣仪或宣讲中的某一情景、话语、行为触动了个人生活中的某个柔软、伤痛的地方;是因为自己不幸而痛苦的人生遭遇&hellip
天主从一开始就对以民显示了他的深情大爱,然而,以民却不忠于天主的爱,远离天主,敬拜邪神。天主非常愤怒,我曾伸手打击你,削减了你的供应品,把你交给那仇恨你的培肋舍特城邑,她们对你那淫荡的行为都感到羞耻。
上主天主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造我救我之大恩主,其地位的尊高远超万君之君万王之王,岂能不恭敬尊崇无二,敬拜其在万有之上呢?
在《肋未纪》中,上主训示,那些敬拜邪神者、行邪淫者、淫乱者和乱伦者,以及虐待父母者都应被处死(廿章)。我们知道,梅瑟是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人,而这些也都是《旧约》的内容。
圣神降临在一切虔诚敬拜中,可是只有当我能说耶稣是得救之唯一中保时,我才寻到了根源,即是那起初并永恒的爱。教会不是一直完整的保存这奥迹么?
教宗警告说:“如果我们每天不仰望敬拜上主,我们就会变成瞎眼的人。”
直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他们对耶稣欢呼敬拜热情爱戴的目的总不外乎眼前看得见的权势地位财富利益,身体健康,事业顺利,日子舒畅,生活安宁……而一旦发现事与愿违,也就失掉对耶稣的信赖敬爱而频频抱怨:
我们应该时时祈求天主,刻刻敬拜天主。何处有仁?!何处有爱?!上主常常在我们的心中!大家反复在心中默想圣经的内容和启迪,然后自发性祈祷:为世界女性、为女弃婴、为青年、为今天来参加聚会的兄弟姐妹祈祷。
“在贪求消费和敬拜自私自利的世界中,你们要做基督的光的见证人,度贫穷、贞节和服从的生活”。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8日傍晚在他主持的晚祷中做出的邀请,晚祷是在玛利亚采尔朝圣堂举行的。
又像严父教导子女,只要背命犯罪,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人对天主的崇拜多半是出于惧怕天主的惩罚,坐在巴比伦河畔,才想起自己罪孽的深重,才意识到天主威严和神圣性的不可侵犯,才胆战心惊痛哭哀号,一旦获得平安,就又敬拜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