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教的崛起并不取决于凭空的幻想或者意识形态式的社会分析,而是与坚信耶稣基督有密切的联系。基督才是教会传教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不同的哲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无论一个理论多么玄妙,多么复杂,然而,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做人的中心是什么?”做人的中心,也就是“做人的信仰”。
循着这条路线,大会也要求修院和其他培育候选人的进程应当与团体的日常生活紧密连结,以避免「形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危险」。司铎独身制谈到司铎守独身的议题,《报告》搜集了大会过程中的不同意见。
信仰教义:这展现出“神权政治”的意识形态,即以色列人应由天主直接治理,而非由人设立君主(参阅《撒慕尔纪上》8章)。问8:基德红从百姓那里收取了什么?作了什么事?
主教们补充说:“我们希望他们明白,奥林匹克庆祝活动远远超出了一些艺术家的意识形态偏好“。
只要看看上个世纪发生的几件大事,那些背离正道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任意扭曲了真理,结果使无数人遭到剥削和杀害,许多家庭和团体整个遭到灭绝。有过这一类的经验后,我们怎能不真正关心当前这个时代的谎言?
因此,我们对这件事应该予以谨慎的评估,让专家和明智之士对话,不要让意识形态草率作结论,我们尤其应该协调一致,寻求可行的发展模式,足以在尊重生态环境平衡之下保障众人的益处。
放弃这些抱怨,再一次重拾力量来划向深处,不是意识形态,不是现世精神。灵修上的现世精神进入我们中,由此产生神职主义。神职主义不只是司铎的:神职化了的平信徒比神职人员更糟。那摧残我们的神职主义啊。
10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
也就是说,那些拥抱传教献身生活的人应该特别清楚:因着神贫的誓愿选择了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追随基督,不是意识形态上的,而是像祂一样做穷人,像穷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简朴生活、放弃一切权力从而成为最弱小者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