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一位年长司铎意大利伦巴第行政区的司铎团体9月16日在泉源圣母朝圣地参加“与伦巴第行政区的主教们在一起的弟兄友爱日”。
教宗鼓励他们在更广泛的教育盟友关系中集结力量,「以培养出更加择善固执、成熟稳重的世代」,走出支离破碎的困境,促使「人类更加友爱团结」。
在对话的文化与和谐的文明中做主人翁:这是教宗方济各在有关全球教育契约的讲话中为年轻世代指出的愿景,祈愿教育能激发友爱、和平与正义。
普世友爱与生态皈依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采纳不同于战争逻辑的观点。教宗坚称,“以非暴力的方式克服冲突、对抗贫穷和新形式的奴役”是知识的共同财产应被导向的目标。
首要成果便是「友爱」。俞枢机指出,在友爱中,「司铎身份的喜乐与日俱增」,它「帮助每个人明白在自己的环境和团体里能做些什么」。因著重新发现「共同的责任」,同道偕行精神使教会得以在共融和福传方面保持热火。
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天主治好了我的病,天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天主拣选了我。偌大洪恩,我将何以为报?
英年早逝——让老年人知道:我现在活着,杜神父先我而走,我活着为什么为同龄人、为年轻人见证死后的永生悔罪、祈祷、热心,为世人求得永生之恩。
阅四载而勒石,庶不泯源木本之恩耳。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上浣副主教区士杰垂铭西历降生一千八百八十年冬立原堂面没有钟楼,钟楼是在堂的东南方另行修建的。
他们为纪念这蒙恩的一夜,各地照规定举行八日庆典,以感念天主拯救之恩,世代相传,蔚然成风,从不间断。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卦节”,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逾越节”。
太平军进占上海城厢时,上海的代理主教耶稣会士谷振声神父,召集全体司铎特向进教之佑圣母许愿:“倘若教区能避过正在威胁上海的灾难,将在佘山建一座大教堂,以谢圣母特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