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信仰对他做出回应,将我们的智慧和意志,思想和心灵都交付给他。这就是所称的信德的服从。无论我们是谁,从教宗到平信徒,我们都被邀请去与耶稣建立爱的关系。但我们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从你的周围收回来,收到你的内心,这是哲学对它的学徒做的第一个要求。哲学所要谈的不是在你外面的东西,而是自己。”
这个小小的细节泄露了孩子内心对友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我们再三询问下才得知,这是孩子的一个亲戚送给她的。孩子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没有可以互赠的小礼物。 14岁,一个对贫穷最敏感的年龄。
每主日进堂到底是流于形式,还是从内心真的渴望与主相契,让耶稣活在自己的言行中呢?我的内心一片茫然,只觉得自己太不配做一名教友了!正好主日又到了,这种自卑、灰暗的心情使我最终没有进堂。
哲学和神学可以让人构筑并巩固知识,开启明悟,但人只有以开明的思想和虔诚祈祷来做学问,这一切才能结出果实。神学家若为自己完整且已定论的思想洋洋自得,他便是个平庸之辈。
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主动在神学思想、礼仪习俗中挖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用文化共鸣筑牢广大神长教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根基,让天主教的健康传承始终与中华文脉同频共振。
福传员走上前去,为他(她)宣讲,带领他(她)祈祷,使他(她)把内心的痛苦完全交托给天主,再使他(她)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把天主的祝福领到心里,满怀希望的走进慕道班,扑向恩主的怀抱。
大家沉浸在这个与主耶稣独处的机会中,放下身心的重荷,打开心扉,对耶稣诉说内心的失落、焦虑、惶恐,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和喜乐。
“那些无法从外部事物中获得欢愉的人们,必须从自己的思想中寻求乐趣”(【英国】塞·约翰逊《拉塞勒斯》),以愉悦自己伤痕累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