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吉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全体培育团神父及修士在圣母山圣堂举行弥撒圣祭,为今年新加入团体的弟兄们举行收录礼。弥撒由吉林教区教区长朱长友神父主礼,培育团神父们共祭。
双方互赠了礼物,魏神父赠予红梅花赞图激励全体修士,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在今后的修道生活中鼎力前进,也劝勉修士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宗教中国化与神学本地化元素相结合,全体师生在“天皇后喜乐”的祷声中结束了此次参访学习
适逢教宗钦定奉献生活年,各教区先后出台各种举措,为神职人员及修士、修女善度圣召生活加油充电,但在关心关注他们灵性生活的同时,关怀他们的身体健康及出行安全也必不可少。
沉默了几秒钟,有一位修士发言了:圣若翰的基本精神是苦修:他不饮酒,时常守斋,住在荒野,吃蝗虫野蜜,穿骆驼毛衣……可是,雷神父出人意料地摇摇头,表示不同意。
艺术部负责人陈虎修士为王怀爱老师颁发聘书在讲座开始之前,由吉林神哲学院宗教艺术部负责人陈虎修士为王怀爱老师颁发聘书,聘请王怀爱老师为吉林神哲学院宗教艺术部特约书画家。
,美国玛利诺会中国教会人才培训项目主任培育不是把修士改造成一模一样的,而应在多元中寻求合一———将来神父在堂区是合一的标记。
以“福传秧歌队”为主体,分别由本堂修士、修女、会长、福传员、教友、慕道者等20至40人人员组成。
据说是从中世纪开始(有说比中世纪还早),修士、修女们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把新约中基督救世的事迹用花环连缀起来,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些故事逐渐完善,花环也演变成为现今我们用的美丽且五光十色的念珠。
我也想起今年一月中的海地地震,当时仁爱会修士修女们正在那里。我觉得天主是通过这些对人的生命和财产极大灾难来与我们说话。成千上万的人罹难,房屋倒塌,当中有许多神父和修道人死亡。
有一天,一个小男孩问我:“修士,我也想当修士,行吗?”“行呀,你怎么想当修士了?”我不经意地问。“你教我们唱歌、做游戏,还跟我们一块玩儿。你跟我们学校的老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