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是说,头上的星空让人从自然律中看到了创造者对万物的奇妙化工,产生无上敬畏;而道德律让人想到上苍赋予内心良知的神圣价值。对此,也让人无上的赞叹。
通过赞美的歌曲,我们参与由“天上、地上和地下”的万物所共同举行的壮丽的宇宙赞主礼,同声承认、赞美主耶稣(斐2:10;默5:13)。(连载二十四)版权所有(c)泰泽出版社71250TaizeFrance
行动中的默观者枢机把这幅“赋予生命、更新万物且结出丰硕果实的水流”形象,延伸至新真福若瑟·托雷斯·帕迪利亚身上,称他为“始终忠信的司铎”,一位“随时准备奉献自我、从自我中走出,以爱德之心接近他人”的人。
科学与信仰应为共同家园的福祉进行对话谈到得奖作品《论自然》,教宗指出,“它让我们想到万物的美妙”,展现出今天务必要秉持“环境脆弱性”的意识“对自然界加以反省”。
这正是天主对世人和万物的计划,先知们早已预示了这样的未来(参阅:匝八4-5、12),而且它已经由耶稣基督展开(参阅:谷一15;路十七21)。
答: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与模样所造,赋予管理万物的使命,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是祂特别的受造物。问14:天主给人类什么使命?答:祂祝福他们要生育繁殖、治理大地,并管理海中、天空及地上的各种生物。
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孔子清明节将到,家里人、亲朋好友们忙起来,家人团聚,安排行程,准备香火纸钱食物,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
我们唯有让圣神更新自己,才能不辜负天主的托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有天主子女的自由,与宇宙万物和谐,在每个受造物身上认出造物主光荣的反映。最後,教宗谈到向产生效果的圣神开放的重要性。
在该书的总论中,说明天主是一切祝福的根源,他是惟一美善的天主,他完美地创造了万物,使他的受造物都满溢恩宠。
世间有许多事情是不可逆转的:烈日给予万物生长的光芒,我们却必须面对许多不见天日的阴霾;圆月带给人类不尽的遐想,我们却必须接受残缺不全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