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读经中频繁提及伯多禄和若望的见证(宗徒大事录3:1-10),以及厄玛乌门徒与复活主的相遇(路加福音24:13-35),旨在通过圣经叙事强化信友对复活的信德。
她提到,在都市人忙碌奔波的生活中,她能安静地祈祷,与天主相遇,感受到深深的幸福。她希望青年也能找到这份属于信仰的喜乐。同样庆祝发愿金禧的杨白燕修女回顾自己年幼时便感受到圣召的召唤。
在这里,在与上主的相遇中,充实了他们的灵性生命。在这里,也是人们过社交生活的场所。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
答:天主吩咐亚郎到旷野迎接梅瑟;两人在天主的山(曷勒布)相遇,亚郎口亲了弟弟,象征使命的共同承担与兄弟情谊的重建。(出4:27)13问:以色列百姓听了梅瑟和亚郎后有何反应?
基督徒的开始,不是做一个伦理的决定、或者一个伟大的观点,而是与一个事件的相遇,是与一位的相遇,这会使生命有一个新的起点,因而有一个决定性的指引。
拉斐尔在后一幅画像的构图上公然仿效蒙娜丽莎,但同时也不乏创新——贵族妇女不一定需要美丽,但必须“真实”8。
他在多种场合谈到文化相遇,认为相遇能够丰富彼此,让人获得丰富的精神收获,教宗说自己最喜欢和民众在一起,为沟通做桥梁是他最乐意的事情。他确实是如此做的。
三、无故受伤与主相遇在北京全国修院一年的学习中,每一个灵修操练都让任神父感觉新鲜,受益匪浅,借着老师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他品味到了主爱的甘饴,心灵荒漠里出现了绿洲,枯萎的生命再现生机。
以上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布道家司布真(1834-1892)所讲的一个真实故事。天主爱世人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天主爱世人。这是一个不变的爱的事实。
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心态。可以说,我几乎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开始这本书的写作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