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大尼安老院的画作,正正揭示了这个奥秘的意义:“只靠自己本性的力量,人类将不能到达‘父的家里’(若14:2),不能获得生命和天主的幸福。
(《天主教教理》234)本主日福音(若3:16-17)证实了天主透过行动来自我揭示的方法:“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
为此,我感谢天主,特别想到里斯本教会,作为组织和举办它的巨大努力的回报,她将获得新能量去继续新旅程,再次以宗徒热情撒网。
梵二会议后这种模式得以革新完善并且获得质的提升。当今天主教的教会-社会关系则是一种寓居共生模式。
他在澳门创办的仁慈堂、圣辣法厄尔医院和痳疯病人收容所等慈善机构,为许许多多有需要的人士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耶稣会士自1565年已在澳门设立会院并开办书院,到十六世纪末,该学院的学术程度已获得欧洲大学的承认
然而,“只要祈祷,一切都可能获得,因为这是每位基督徒首要的共同义务。想到梵二大公会议结束后这四十年间的成果,就是一个有力的见证”。
元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也是世界癞病人日,教宗向全球病患致意,保证为他们祈祷,并祝望他们获得适当的医疗,合乎人性尊严的生活条件,早日康复。
教会告诉我们,是为了:“获得控制本能的力量和心灵的自由。”
皮尔出席,她是一位法国修女,她确信自己因沃特拉教宗的转祷而获得奇迹治愈。昨天在阿克斯恩省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她说,“我在2001年被确诊患了帕金森症”。
他所推动的是爱的革命,这个爱不以人的资源为最后依据,而是天主的恩赐,这个恩赐唯有毫无保留地依赖天主的慈善才能获得。这就是福音的新意,它改变世界,却不制造任何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