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然后指出两种基督徒的态度:一种是在望德中生活,因为只有在望德中我们才能得救;另一种是以合格的基督徒生活,别无他求。
看圣书,读圣经,听道理,包括反思个人的言语生活也属于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让自己的信仰充电,充实,提升,成长。信仰不能仅凭感情用事,需要经常更新,注入新的气息,驱除灰尘杂质!
十字架就是在我们的信仰生活当中所遭受的种种痛苦、种种不解、种种排斥等等,包括身体上的、心灵上的、人际关系当中的,这些痛苦和磨难组成了我们人生的十字架,谁要不背这些十字架,他不配作主耶稣的门徒。
心存感激的飘雪落在马槽上,我的灵魂在思想:神贫的人是有福的;一切活物的生魂,一切血肉之人的灵魂,都握在我的手里;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谁不背自己的十字架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要兴高采烈地事奉上主
这时,他走进了我的生活,对我嘘寒问暖、关怀倍至。他的家人也似亲人般照顾我。我把这一切默记于心,并决定要报答他一家人。当时,并没有想过我会成为他家的一员,因为他信奉天主教,而我却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温长清)安徽举行修女年度避静本报讯(通讯员吴小满)以回应圣召、派遣和三愿生活为主题进行反省的安徽省修女年度避静于11月10日在安徽著名朝圣地宣州市水东圣母进教之佑堂举行,来自全省各堂区的40余位修女认真聆听了领静司铎李玉训神父的道理宣讲
问:痛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婚姻圣召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选择痛苦,而是在遇到痛苦时,与基督一起忍受这个痛苦。答:我们要记得基督来并没有消除痛苦,而是教导人把痛苦转化成生命和力量!
教宗说,牧人一旦开始过平常人的生活,他就会沉迷於得到他人的关注,按照自己成就判断自己的牧职,纵情於寻求自己的喜好,变得不冷不热,失去对他人的真正关心。
有信仰指的是需要爱,相信爱并以爱为基础;爱是天主的形态,是人的形态,是世界、未来和生活的形态。有信仰就是秉持这样的生活信念:爱得多是善,爱得少为恶。
耶稣的苦难延续到世界的终结,因为这是一段分受全人类痛苦的历史,持续临在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之,逾越节三日庆典是值得纪念的一个爱的盛事,它令我们坚信,在生活的考验中我们绝不会被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