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自然也会把好的信息分享给对方。记得我刚领洗不久,就向刘冬梅介绍天主,并常领她去教堂参与弥撒。可是有一次弥撒结束后,她却说:以后我不来了,我在教堂里感到难受,呆不了。我说:信仰自由,也不能强求你。
婆婆仍是对着你喋喋不休……这时候,你一定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最好坐下来倾听,这是对婆婆的一种尊重,况且往往很多时候,老人的话里会有很多值得让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信息
一方面,希望读者、通讯员和作者朋友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提供信息,撰写稿件;另一方面,即使身处网络时代,但为促进福传,还望广大神长教友继续“索阅”属于我们大家的这份报纸,尤其在家人、邻人与朋友之间不断推介传阅
教宗这次带来的信息是天主在哪里,哪里就是未来。教宗讲道理的时候,睡意袭来,我告诉自己,能有几次这样近距离参与教宗的弥撒?于是打起了精神。据估计参与弥撒的有10万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今年的文告中指出福传的两个对象:至今还有许多人未能认识基督、还没有听到救恩的信息的教外人士,以及加上那些虽然已经获得了福音宣讲,但他们忘记、放弃了福音,不再在教会里的人,即领过洗的冷淡教友
他说:「我渴慕这种语言及其传递的信息,亦即是整个西方文明传统。」 今天,四十二岁的加拉格尔蒙席能够同时追随这两个召叫,成为教廷国务院普通文书处七名人员中的唯一美国人。
从这个意义讲,上推特网是要告诉人们:我们不仅要单向地传达信息,也要加入广泛的对话。记得教宗在访问梵蒂冈电台、接受直播访谈时说的话:今天的通讯是双向的。
我们所接受到的世界末日的信息和方式很多。
推特通常是用来发布简短信息,每条最多祇有一百四十个字母。努尼说,这个长度要求,使推文可以十分通俗、闲话家常,也可以极具深度。「你可以说些极具深度的东西,但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好像一句箴言。」
关氏说,香港教区代表将于十月廿六日的教友总会评议会中,分享参加这次福传大会的经验,并透过堂区代表把大会的信息带回堂区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