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里特别关注的具体事务是收养遭遗弃的儿童,从死神那里夺回这些孩子,因此,这些孩子的灵魂更能因洗礼而得救。他们希望尽可能设立更多的济贫院,培养这些孩子自立[16]。
有一次,孩子感冒发烧了,喝了圣水不久就好了,从此我对圣母有了好感。1989年吴理芬和丈夫来到了珠海。当时丈夫的姑夫也在珠海,是一位很热心的教友,他教会吴理芬念玫瑰经和慈悲串经。
临别时一个孩子的声音安慰了我:叔叔,你还会再来吗?我在门外伫立,落泪,或许再来的不是我,而是另一个,他的来日我已看不到,而你们是兄弟。
这陪伴使孩子在人生旅途上能与父母亲密地分享,父母也能把历经岁月而得到的经验和信念传递给儿女,而这只有在父母与儿女有共度的时间才能做到。我愿鼓励为人父母者,不要灰心丧气!
老人的穷,因为家人忙于工作,根本就没有理会或者疏忽照料他们;孩子的穷,因为缺乏双职父母的陪伴;也由于学校功课压力而没有玩耍游戏的时间,对真实的世界没有瞭解。
多年过去后,昔日的主日学小朋友已长大结婚或者到国外工作,只要他们回到澳门,就会带他们的孩子再来主日学学习。大家把主日学当成了自己的家,都不会忘记这个家。堂区内的这种互动联系真好!
有一次,有位不了解教会传统的人对宗神父说:“你都50岁了,还没改造过来,50岁还没结婚,没孩子,一定不是好人。”
但你若生病了,你有家庭,有丈夫、有孩子、有老人,你们如何过啊!?”“生病后,红梅常给我分享:一切随从天主的圣意!天主若愿意让我走,我就升天堂,让我留下,我就做补赎。”
后来经组织协调,李斌和张梅桂分别从青岛和邢台调到了石家庄,两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大人孩子得以团聚。从此,李斌精心呵护爱妻及三位掌上明珠,成为了家中的模范丈夫和慈祥父亲。
由于家里很穷,加上家里孩子多,吃饭都成问题,家里只有比较小的两位小姨娘念过几年书,别的都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是,虽然没有机会念书,她小时候很渴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