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我们村有个终身六品修士,我经常跑到他那儿去玩,在他那儿学圣母歌,跟他一起诵念玫瑰经,并在他的鼓励之下选择了修道。
1963年6月27日生于太原市小店区西柳林村一个笃信世家。
他自己的家乡在栾城县的北赵台村,地处石家庄东南约30多公里。我的家乡在正定的东柏棠村,地处石家庄市之北约15公里。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乡村根本没有什么公交系统,就是连平坦的柏油马路也少儿又少。
数年前笔者曾在甲村教唱合一弥撒,每到晚上总有乙村的人偷偷过来学,快下课又悄悄走掉,怕有人反映给神父。殊不知:正是因为“合一弥撒”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戏曲的精华,才在华夏大地上得以迅速推广普及。
还有是专门从隔壁村来参加礼仪的教友,等结束后看看外地的教友是不是没住处的,好接回家去接待。这真是给了我们回家的感觉,天下教友一家人啊!也许这些是提前安排,但偶然的遇见所发生的事再次打破我的想象。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百年前古寨村曾有过教友,并有教会活动场所。2006年底,古寨村委会解决了教会的遗留问题,将村外汾峪沙河边的一块荒地置换给教会,作建堂用。
在我们满以为人能胜天,享受物质上的林林种种,我们有真正关心过自然环境与我们共存的动植物吗?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杀害大象?
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研究专家,出版了一批利玛窦研究的优秀著作,海外学者如汾屠立、德礼贤、裴化行、邓恩、平川佑弘、塞比斯及史景迁、洪业、罗光、方豪等;中国学者如朱维铮、张铠、林金水、许明龙、沈定平、张西平等
张绍林老师的身体一向很好的,前一个主日的下午我们还在一起分享圣经,谁想到一周后(10月13日)我们竟然两世相隔,先师已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青山堂弥撒由前任本堂王进文神父主祭、现任本堂王永亭神父、付本堂张圣召神父、二十四顷地本堂柳建林神父、边振方神父、潘利云神父共祭。东河堂在07,30分举祭后神父、修女、教友还去范神父墓地扫墓,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