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是,年轻世代已经准备好聆听见证,认识那些为追随耶稣而献出生命的殉道者,听取在最遥远的角落传扬福音的见证。亚洲如此响应教宗方济各的呼吁,愿意与教宗并肩奋斗,远离教宗所说的全球化的冷漠。
他表示,人因为选择邪恶与死亡而自掘坟墓,但基督不会弃我们于不顾,并强调所有人都蒙召「走出我们被罪恶埋葬的墓穴」。诵念三钟经后,教宗还提到卢旺达大屠杀的二十周年纪念,以及五年前的意大利拉奎拉大地震。
教宗进一步讲解说:「基督信仰不是哲学性质的教义,不是为了苟且偷生、为了做个有教养的人,或要缔造和平而制定的生活计划。这些都是结果。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表示:在心中接纳圣神的人,将拥有牢固而无尽的平安,这平安与金钱或权势所提供的平安完全不同。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教宗说,多少人被迫害,仅因为他们为公义而战而遭受迫害。这是耶稣给我们提出的生活纲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工作纲领大体上强调,面对这些困境,教会不该以判官的态度加以谴责,而应以母亲的心怀不断地接纳自己的子女。不能领圣事并不意味着被排除在信仰生活和与天主的关系之外。
他强调,很经常地,「教会太过侧重于组织及机构,而不是注重她走向天主的圣召,她向世界开放自己迈向他人的圣召」。
教宗明确而坚定地重申:尊重人权,尤其是尊重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前提条件。
一位老人被洗了无数次脚,这又是一种可以引导、而不应加以苛责的社会现象。被洗了7次脚,是愉快中的烦恼,是爱心井喷中带有喜剧色彩的撞车。我不赞成用狂轰滥炸字样嘲讽上述献爱心活动。有人将它称为甜蜜的负担。
耶稣对苛辣匝因和贝特赛达说,如果行在提洛及漆冬,她们早已披上苦衣,坐在灰尘中,而改过自新了。这句话里概括了整个救恩历史。因为他们不喜欢,便拒绝并杀害了耶稣之前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