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防控措施的加强,各国人民的携手抗疫,从中国开始,到亚欧等很多国家,疫情逐渐好转和稳定,各行各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由于他们分享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向人宣讲福音,圣化人,以福音精神充实改善现世秩序,为人灵的救援服务,便是执行教友传教事业。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每个家庭成员,也包含未出生的婴儿,必须在家庭和家族中有一个爱的序位,有家这个爱的国籍的护照;父母就是这个爱的秩序的维护者,不离不弃,至死方休。
祭司耶书亚是希伯来民族的精神领袖,带领百姓在圣殿原址立坛献祭,逐步恢复信仰与敬拜秩序。耶书亚的同名就叫耶稣,耶稣的希伯来音译也可叫耶书亚或约书亚。耶书亚之后大约500年,那位最完全的祭司耶稣来了。
进堂的教友们都非常有秩序,在教堂没有讲话的声音,没有手机的吵闹声,礼仪在安静神圣中有序进行着,感受天主亲临在礼仪中。而且整个礼仪很传统。传统不是固旧呆板,而是在保守中开放,开放中守旧。
我们在一种存在秩序上获得拯救,在完全是另外一种秩序上创造生活。始终有这样一种担心,在我们进行创造的那个存在秩序上我们会死亡,不能获得拯救。[4]教会变成了医疗机关,个别人到那里去治病。
这家庭如同《和平通谕》所教导的,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一些组织所形成──这些组织是被一个团体的我们所支持和赋与生命的,而这个团体的「我们」则意味着一个内在与外在的伦理秩序,在秩序中,人们依据真理与正义坦然地互相承认对方的权利与相关的义务
(罗13:8-10)我认识苏敏是在2011年春堂区举办圣经培训期间,那时她作为一名义工团员维护学习班秩序,课间带领教友跳手语舞等。
St.Faustina,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心灵秩序重塑与社会正义的重建
接下来,团体里的修女专题讲属神生命的秩序,重点是我们的生命让耶稣作主,让耶稣作王,让圣神充满。另几位修女又讲:若获得丰富生命,我们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