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开神父自幼领洗,1988年12月-1993年7月在贵州省预备修院就读;1993年9月-1999年7进入上海佘山修院就读,并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7月-1999年12月31日贵阳北堂实习,2000年
原先在文革中被政府占用的西安市糖坊街北堂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院址,但只落实了两亩面积,所以不得不在西安市五星街南堂办学,条件相当简陋。
西安河堂区本堂崔神父特委托董仲合会长负责接待,董会长和部分教友早早在教堂等候迎接。海洋之光青年团体一行到达后,董会长致欢迎词并讲述了自己的信仰经历,青年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参观朝拜了当地圣堂。
在石家庄火车站北口,神父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衣衫褴褛、头发蓬乱、右眼失明的老年男子正在一个暖气井盖上热饭。地上是一堆又脏又破的被褥,旁边有几个旧纸箱,里面放着老人的一些日用杂物。
在《明清北堂天主教晚祷》的专辑中,以北京西什库天主堂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一批17、18世纪可能在中国圣堂内演唱的晚祷音乐。
1897年,罗马教廷划分中国为五大传教区,青海的传教事务由甘北教区负责。1910年(清宣统二年),甘北教区派比利时籍圣母圣心会康国泰神父(Fr.SchramLouis)到青海西宁传教。
1665年,圣母圣心会士由荷兰籍韩默理奉派由西湾子到甘北凉州组建甘北传教区,在武威松树庄设传教公署,按甘肃行政区域辖甘、新、青三地教务。
事实在上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友人数达700多人,教会活动范围不仅在城里,也传播到北岳庙,刘千河的郝家沙嫣、杜家梁、小庄梁和杨塌等地。1948年殷嘉伯神父回国,易兴化主教委派曾德胜神父负责教务。
这座北台湾第一座天主教堂,在堂区传协会、圣母军、主日学、青年会、圣体军、读经班、圣咏团、慕道班以及全体神长教友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福传牧灵活动。
孟神父家境贫寒,老父亲不懂什么医保、农合,连农村的基本医保——农合都没给孟神父办上。如今,教区上下及亲朋好友达成默契,暂时不告诉孟神父现在的病情,以免他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