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基督信仰在网络时代
2012-03-14

不仅如此,即便在那些能够表达的层面,由于网络本身的缺失,其所表达的也并不准确。我们以网络福传为例就会看出问题。首先由于福传者并不清楚慕道者的内心需求,其福传就必然是主观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第四十三届普世圣召节文告
2013-02-22

梵二强调众人都蒙召成圣,认为随从基督的人,并非因自己的功劳,而是因天主的圣意及圣宠,为天主所号召,并因主耶稣而归义,因信仰的洗礼真实地成为天主的子女,参与天主的体,所以真是圣徒(《教会宪章》,40)。

特稿:关于天主教追思已亡与中国传统孝道的思考
2015-10-30

不仅儒家倡导孝文化,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更是对儒家孝道伦理进行神学补充。道教为进行孝道教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道与天道相感的价值理念。

谈修道人的情感危机
2010-03-22

二、情感危机的原因1、人际关系不太好人是一个关系的存在,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若有这样的问题,肯定他的人际关系不太好。在同路人中没有一个知己的人,自然会在外面找安慰。

教宗方济各2023年四旬期文告(2023年1月25日)
2023-02-20

当他们上到最高处,与耶稣一起站在高山上时,三位门徒得到这恩宠,目睹了上主的荣耀,看到祂放射出超的灿烂光辉。那光不是来自外面,而是由祂自身发射出来的。

点赞:首次经历的一次简短晋铎典礼
2025-04-29

场面看似宏大好看,其实与礼仪的有效性和神圣没有多大关系,更是苦了参礼的一众教友,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的教友,又需干巴巴地在下面等待、“欣赏”数十分钟……当然,为参礼共祭司铎少的晋铎典礼,本地司铎少,新铎邀请的同学司铎也有限

台湾:台湾地区主教团发表2012年牧函《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
2012-01-04

「信德年」将于今年的10月12日开幕,这一天是梵二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纪念日,亦为《天主教教理》出版二十周年纪念日。

汤汉枢机推荐:慈悲敬礼及圣傅天娜修女的小传
2017-01-10

这位来自波兰的教宗分别在1993年4月18日和2000年4月30日两个复活期第二主日先后将傅天娜修女册封为真福和圣人,同时,在千禧年把复活期第二主日正式定为“天主慈悲主日”,使其从民间私人敬礼正式提升为普世大公教会的一个重要礼仪敬礼

特稿:天主教对中国祭祖认识的演变
2017-03-30

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祭祖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是世俗性的,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也可以是宗教的。对君子而言,意在思念之情;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祭祀亡灵。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1-02-2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父们吁请教会的全体牧人们更加充分地运用四旬期礼仪内有关圣洗的特别要素(《礼仪宪章ConstitutioDeSacraLiturgia.SacrosanctumConcill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