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加尔默罗圣衣会只是个贫穷的修会团体,一些完全隐没遁世的修女,夫人独具超俗的慧眼,只在一次会面之后,即能看到天主的临在,心生向往之情。在此欣然译出她的两封书信,怀念她厚爱修女的情谊。
习近平主席也曾在此工作生活过。他很关心正定的发展和(包括正定老教堂在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角之一文致和主教也曾在正定工作和生活了38年(1899——1937)。
借此,我们生命中充满了耶稣的气息,充满了他在世生活时的气息,也充满了他离世复活后的气息。
发了初愿后,我又开始了读书的生活,这又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次转折点,开始面对一个新的环境,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忙碌的学习,时间节奏的加快,让我和主的联系日趋渐少。
貌似是不相关的两个个体,但和笔者一样,她们都得了让人谈虎色变的抑郁症,然而我们三人命运的轨迹却大相径庭,小琴已作古,陈玛利亚和笔者却快乐地生活着。
在《创世纪》的叙述中,辣黑耳因难产而死,她为了让儿子活下来而接受了死亡;在这里,先知却说她生活在流亡者聚集的辣玛,哀悼自己的儿子。
每每来到主的圣殿,我都会心生酸楚,泪流满面,悲伤得无法自抑。在这种背景下,我迎来了蒙恩的九月。
神国的首创者耶稣,生长于穷乡僻壤,出生于木匠家庭,招收门徒十二人,均是渔夫、税吏之类的卑贱之人。耶稣复活升天直到圣神降临,也只有120人在一起集合。这是多么微乎其微的一粒芥子呀!
在撒辣90岁的时候,天主应许他们将要生一个儿子,撒辣却暗中偷笑,不相信天主的话。但天主的应许是真实的,一年之后,依撒格果然出生了。
当时正值午饭时间,我在餐厅找到了一位正在打饭的老神父,待我说明来意后,老神父说,“我病了,也老了,不方便,你去找年轻神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