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十八章记载圣祖亚巴郎在玛默勒橡树林里,诚心诚意接待了三位过客,却在无意中接待了上主的故事,正好说明了一个基督徒应有的心态。圣经上说:“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
(玛25:40)一位行医的韩修女,经常把自己的收入施舍穷人。当蔚县白乐镇一位孤寡老人因生活穷困要告别这个世界时,他看见了韩修女拿着礼物走进他那低矮的茅舍,心灵蓦然激动不已。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5日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接受荷兰乌得勒支无家可归者报刊《马路新闻》(Straatnieuws)日报采访。访谈紧扣时事,涉及贪污、帮助穷人等议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天主爱上了我们的弱小,祂的慈悲永无止境。天主的慈悲如同父母的爱抚和拥抱,让子女感受到慰藉与安全。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若四5-27),藉此事迹强调对话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宗说,耶稣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却还是聆听她,与她对话。
(玛5:13-16)耶稣把出世与入世精神协调一致,基督徒既非与世隔绝,也非与世界随波逐流,不厌世也不避世。但基督徒既要出世也要入世,更要超世。
教宗方济各4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当天的读经记述,宗徒们被天使救出监狱後,又遭到公议会的审问。大司祭严令禁止他们用耶稣的名字施教,他们却把耶稣的道理传遍了耶路撒冷。
教宗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如果你不爱弟兄,就不能爱天主。信德赐予我们为所有人、甚至为仇人祈祷的力量,帮助我们不让嫉妒和眼红的情绪滋长,也不说三道四。
(玛7:1)仔细思索这句圣言,扪心自问,我们论断人了吗?什么是论断呢?论,衡量判定;断,判断。从字面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以后,我们可以自我回顾一下:我们有没有论断人?怎么算是论断人,有标准吗?有。
圣经上说:天主以仁慈待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参阅玛5:45),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天理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