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意,没有乐观精神,缺乏热情,缺乏去冒风险的勇气。一个没有青年的社会和经济是可悲的、悲观的,而且玩世不恭。
“我们往往不晓得分辨,因为我们没有足以认识自己,如此一来,我们不知道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正是从这“信仰生活与我们的人性、认知和情感维度不充分的对话中”,产生“灵性上的疑惑和圣召危机”。
天文之外的一生 和今天不同,哥白尼时代没有职业科学家。改变人类文明史的《天体运行论》是他业余时间写成的,没有换来稿费和职称。那么,哥白尼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呢?他如何度过天文研究之外的一生?
这些都是没有信仰的人对死亡模糊的描述。作为基督徒,应该破迷开悟,以信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认清楚天主的圣意,正确对待自己的一生,正确对待死亡。
这是一对矛盾的话,当时谁也没有吃过知善恶树上的果子,谁也没见过吃了那果子以后的结局,俗话说:“想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大标准,神农也是尝百草而知药性的。
后来村里一些邻居来到我家给我讲解《金刚经》等,还有类似闪电教的也来家中宣扬不用吃、不用喝一切都会好起来,对于这些当时我就有一种排斥的感觉,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这四次突发事件是接踵而来的,思想上根本没有应对的准备,一般人是承受不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天崩地坼的突发事件的打击,因为已经超出正常人的承受负荷。约伯怎么样呢?
有人说,因为没有上帝,人们才会为所欲为。似乎信仰是约束性的,或者只是约束。我则认为,信仰和人主动的诉求有关。因为人生而痛苦,所以才有了宗教,以便让人超越世俗生活,寻求解答和安慰。
在我们的家庭、工作生活中,多少次我们看到家人不热心,亲人没有信仰,我们着急祈求天主,这时候我们所表达的信仰正是像雅依洛的信德一样,要去祈求天主赋给别人信德,让别人能够从罪恶、疾病当中获得痊愈。
对人彬彬有礼,说话和蔼,从来口不伤人……说她勤俭,我们结婚时一切从简,没有大操大办,因为正赶上六0年中国经济困难时期,她骑着娘家的自行车跟着到我家就算办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