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96年,陈神父不再一支独秀,他已不是唯一的华人会士,至少有6、7位年轻华人会士加入修会;陈神父已届80高龄,依然热心滚滚,带着两位新加坡籍的年轻神父,踏上征途。
前些日子回老家时特意去了三姐家一趟。当天晚上,我和三姐一起参加了那里的学习祈祷聚会。开始之前,原来的老会长郑重宣布,他因为去外地儿子家看孩子而辞去会长职务,并宣布新会长上任。
她的家在大山深处,田园诗般的农家小院,透着纯朴自然的美。我在朋友家停了两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可以入画的风景,还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可是姥姥坚持要在儿子家,她说自己有儿子,不能让外姓人养老,那样会让人笑话她的儿子。可是我的两个舅舅却不理解老人的这份苦心,为了推卸养老的责任,两个舅舅反目成仇,打的不可开交。
其中,重庆教区就来了28位学员,大多数是年轻教友、堂区骨干,这充分体现了教区长谢榜勇神父对传道员培育工作的足够重视。此次培训班得以顺利进行,还有赖于修院院长童恒久神父及教务长岳国清神父的大力支持。
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在他的专栏中谈到:四旬期第四主日﹐全教会在祈祷中团结一致﹐对选出新教宗的期待高涨。这表示选举教宗会议首先是在信德的盼望中进行。
在庆祝圣保禄年之初最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大公性的行动,梵蒂冈新闻室主任,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为此撰文,谈了他的看法。
性格开朗热情的王美兰介绍了兰州教友牵手“信德”的经过:“1992年,我从曾经在兰州服务的平凉教区王有神父口中第一次听到了‘“信德”’这个名字,只知道河北一位神父创办了这样一个教会读物,王神父还送给我们“
培训期间,班主任黄明彬神父带领教友继续学习曾朝荷女士翻译的《信条:解释天主教信仰》(信德社出版)一书的第二部分:圣事。
其实,耶稣就是为了这个而来到世界的:他来是为了向我们谈天父,为叫我们这些迷失的子女认识他,并在我们内心激发起归属于天父的喜悦,激发获得宽恕并重新得到圆满的尊严的希望,以及永远住在天父的家、也是我们的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