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实事求是地讲,当时林慈华神父在协助中国教会集体选派留学生上的成功曾鼓励和影响了其他关心中国教会的国际朋友及海外团体重视并积极回应中国教会的急需。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许多修会都要求其初学生们参与一个新兴的陶成项目——跨团体初学院(Inter-CommunityNovitiate),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与其它修会的直接接触,以及许多由一个修会无法提供的讲习班和研讨会

耶稣诞生的前前后后
2011-12-29

如果我面对在爱荷华州的一群国际研究生演讲,我会根据我演讲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语言和图像来演讲。对于这些团体,这些差异能告诉我们什么?在玛窦对耶稣所做的叙述中,他比较倾向于非犹太人,如三贤士。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下)
2018-01-15

十四、透过信仰及历史巧合看一个国际修会的在华服务直隶东南代牧区、江南代牧区、威县赵庄、献县张庄、拯望会,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王艾明:合一,普世基督教会的千年梦想
2014-09-30

至今,世界政治秩序,依然沿着这一法律体系,包括维持着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政治秩序。那么,为什么这一国际政治秩序对于我们理解梵二公会议精神具有历史背景的意义?

为抗战牺牲的荷兰友人胡永生神父立碑记
2017-06-28

2014年10月,在河北师大召开的正定教堂惨案及宗教界在战争期间的人道救助国际研讨会上笔者披露了胡永生神父的事迹,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又在《中国民族报》上发表了《为抗战牺牲的荷兰传教士胡永生》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1994年10月10日至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基督教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的40多篇论文已由中国社科院编辑成《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于1996年出版发行)。

中西稀见文献中的“台风神父”劳积勋
2023-11-07

该年8月,劳积勋还将这一电码呈之国际气象会议,希望将其推行到世界,用于统一台风的电码表述。自1931年3月1日起,东亚各国海关所属港口(除朝鲜外)都以此系统为标识。它也是当代气象预警标识的源头。

414年前的今天,利玛窦神父在京去世
2024-05-11

本文是作者在纪念利玛窦神父40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今仅摘录与利玛窦神父有关的部分内容,在其去世414周年日,与读者朋友分享、共勉,欣赏其智慧和远见。

刘澎:宗教法治化的十个问题——共识网专访
2012-09-17

为了保住自己的教堂,许多城市的教徒公开举行过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这些围绕教产的抗议,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被国际媒体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