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婆婆过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拌过口角,生过气。可是跟丈夫总有摩擦,因为我性子急,平时看不惯他拖泥带水的性格,当然丈夫在我身上也没看到信了天主以后的改变。是天主特殊的怜爱,给了我改变成长的机会。
到时候你跟他们谁呢?”小玛窦仰着脸,看着奶奶说:“他们我谁也不跟,他们要是离了,我就跟着我代父去。”“你代父也有孩子,也有家庭,他也照顾不过来你呀。”
王姨因此受了刺激,一气之下从北京流浪到河北农村,并嫁给一位农民,再后来老伴死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差,她就跟猫狗住在一起,有时爬出屋外,邻居们看到就给点吃的。
这名主教在与其他几位德国主教,在出发前往罗马参加五月三日跟梵蒂冈官员就新教配偶领受圣体问题举行的会议前夕,告诉德国周报《时间》说:「错过这样的一个时机,是可耻及可怕的!」
在周三公开接见期间的短暂会晤中,莉迪亚没能跟教宗分享她的经历。但是,她献给了教宗三件具有象征意义的礼物:一条象征囚禁回忆的手帕、一幅象征希望的图画,以及一串象征祈祷的玫瑰念珠。
他只能待两、三分钟,因为还要走回工厂,所以就只能用这两三分钟时间跟主说话:“主,我只是进来一下告诉你,自从我们彼此认识,彼此做朋友之后,我很开心,自从你把我的罪洗净了,我很安心。
并且,他往往只用最简单、最真切的话来宣讲:“接受基督到你的生命中吧,他能使你获得真生命,得到救赎”;“他是世界的光,跟随他,你就不会迷茫无助”;“他要帮你承受你所有的痛苦,带给你希望”……然而,向二十一世纪的人说这些东西
通过召叫人们来跟随他。我们在福音的开始读到:“耶稣看见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修网,遂立即召叫了他们。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谷1:19-20)。
我们发现很多梵二后新兴的类似修会的各种奉献团体(「在俗修团」),都很重视祈祷、默观、圣经分享及生活检讨。
在教宗出发前,梵蒂冈电台关於监狱内的期待氛围采访了在雷比比亚监狱做义工的罗马明爱会志工协会主席丹妮拉·德罗伯特(DanieladeRobert)女士,她说:答:期待的氛围非常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