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在禧年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见证会、灵修退省等,可以加深信徒对望德等神学美德的理解与实践,使教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活力与爱的团体。
没有见证主的生活,没有活出基督的福音生活,福传更没有心火。没有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生命的轮子几乎不转了。思考人生的意义,方知灵性的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内涵。
此次朝圣之旅,不仅看到了天主奇妙化工,更感受到了信仰的历史见证:在那样偏远的山区,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法国的传教士们就承载着培育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使命。
《天主教新闻》的内容大致上是报道国内外的教会动态、主日福音和教理解说、教友们的信仰生活和见证、福传活动、教会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福利活动、和平正义方面的活动等等。主要的读者是60到80岁代的女性信徒。
如果世界都用耶稣的爱或孔子的仁的准则去塑造各自国家的文化,塑造一种福音或仁爱的文化,人人把他人当成自己来对待,那世界还会有仇恨、战争、掠夺、暴乱和不义吗?
问:在准备申请宣封真福的这些年里,您得知许多相关的见证事件,读过许多相关文件,有什么特别让您感动的吗?
最后,教宗提到教会为社会和经常屈服、失去希望的世界做的大量工作,邀请信友们本着福音精神为友爱的逻辑作出生活见证。
从柏林谈到新教改革的发源地图林根州,教宗本笃十六世回忆了与信义宗福音派教会领导人在路德生活过的地方举行的会晤,再三指出基督信徒有义务一起向世人作基督信仰见证。
拯救万民的行动显示其爱的深度;用七十个七次(玛18:22)的无限宽恕来表明其爱的长度;用慷慨赐惠不图报谢(路14:14)的豪迈作风彰显其爱的纯度;用爱你的仇人,为迫害你的人祈祷(玛5:44),以真诚对待仇敌的超然境界见证爱的高度
有关求则得,觅则获的见证,于我家还有多例。当然,有时也遇未允所求的。人间生死祸福全由天主掌管,这是天经地义的信理,我们务必以此权衡世物之得失。得或失,均为主的圣意,人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