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宗方济各是一名宣讲者,他拥有真正吸引人的神恩,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需要天主的爱。我认为,这可能是他牧职中最显著的特征。
我们自然不会像教外人那样舍本逐末,仅仅追求外在的欢欣舒畅而忽略内在精神的改变与更新,我们必须通过这有形可见的庆祝礼仪,进一步加强心灵的改造和旧我的脱胎换骨,如此才能使轰轰烈烈的节日富有升华信仰、圣化内修的积极意义和超性价值
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无不禁教,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至清末方渐复生,并有所发展。
对于一个成熟的祈祷者而言,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都是祈祷的内容,他们在一切事上寻求天主,聆听天主。因为天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借着各种方式向我们说话。
前者源自圣秩圣事(主教、司铎、执事),後者则是圣神随意分施的效果。教会因着福音的力量恢复青春活力,而圣神以赐予圣统和神恩的不同恩典来更新、建设和引导教会。
祈祷者全部围绕苦架而坐。意义非常显明,圣周五“主受难”。部分信友会有秩序地到苦架前,或将额头倚苦架,或是亲吻苦架。男女老少,各色皮肤,神情庄重,在国内很少能看到这么感人的场面。
我认为,宗教的信仰生活或其神圣性修证固然重要,并在宗教信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乃至核心的地位,但是,它并非宗教主体性的全部,它也不能代表宗教主体性的其他方面——宗教的文化主体性和宗教的社会主体性。
这个“程序”几乎是每一位参礼者都会有的模式,年年如此,照行不误,因而也使这个轰动全球的伟大节日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热烈喜庆的气氛。
教宗方济各为刚果和南苏丹的和平祈祷两个国家、三座城市、八篇讲话、三篇讲道词,以及多场与民政当局、教会人士、青年、流离失所者和暴力受害者的会晤。
梵二大公会议开幕礼经过3年又将近10个月的筹备后,1962年10月11日,梵二大公会议终于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隆重揭幕,3000多位与会者盛装从圣伯多禄广场中央鱼贯进入大殿,其中有枢机、总主教、主教和男修会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