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崎岖路,不枉此行前几天听到台风梅花将席卷上海,我们很担心,但因为很多人帮我们祈祷,我们坚信主必然成全此次行程,但崎岖的路程还是让我们疲累。3个小时以后,我们从上海安全到达了成都。
这件事给了格依玛村民以启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完全可以靠路吃路了。所以,他们经常到那条公路上转悠,希望再有运载食物的车辆在那里出事故,他们好乘机有所收获。
在他们面前,变了容貌,他的面貌发光犹如太阳(玛17:1-13;谷9:2-13;路9:28-36;伯后1:16-18)。
耶稣对纳因城寡妇的哭泣(参路七12-17),以及对雅依洛(参路八41-56)的恳求所表现的悲悯之心,都是很值得参考的地方,可让我们学习与这许多受苦家庭分担他们身心的苦难。
(路17:10)关于神职人员的身份,我们还可以从两个著名的圣经人物身上得到一些启示,即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翰洗者。
祖父的故居在青浦城内福泉路,后经自愿奉献,改建为小圣堂名若瑟善终堂,人称青浦梅家天主堂。
我们的方向没错,我们的初衷没变,路仍在我们脚下,只是看不到主了,主耶稣在我们前消失了。
阿肋路亚!阿肋路亚!(哈利沮丧地上)哈:咳咳咳,我这个人啊,真是混蛋透顶。(用拳头敲打自己的头)苏:哈利,你这是怎么啦?哈:苏撒纳,你知道我刚才看见谁啦?苏:谁?
(创3:21)这是慈父对孩子细腻的爱,与耶稣所描述的慈父与荡子(路15)比喻中老父亲的爱遥相呼应。 之后,诺厄方舟的拯救,也正是天主慈悲的体现。
祂是欢欣喜乐的日子:一个为弱小、卑微者和全民族的「大喜乐」(参:路二10)。在这一日,救主耶稣由童贞玛利亚诞生了。马槽让我们看到天主给我们的「记号」:「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路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