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耶稣曾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来召叫罪人悔改”(路5:32)。因为“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路5:31)。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如果我们想充分理解这祈祷的意义,并让它成为我们自己的祈祷,我们就应更进一步地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宽恕?当实践宽恕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对吗?”她问。智者说:“是的,路途很艰难,并且在到达终点之前,你就会老去。但是当你到达终点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年轻的母亲很乐观,她相信在漫长的路途当中并不会每件事都很糟糕。
我们还可以效法白冷的牧人,他们一听到天使的宣报,便赶紧动身前往山洞,在那里找到玛利亚、若瑟和躺在马槽中的婴儿(参见路2,16)。让我们也在山洞前停下来,默观这一幕,反省它的意义”。
但长子不承认弟弟返回的事实,在他心中这个弟弟已经丧失了(参阅:路十五20-30)。教宗指出,这个长子不仅不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弟弟,也不接纳慈悲为怀和慷慨宽恕的父亲,宁可选择孤立而不是相遇。
在《福音》中,耶稣在增饼前先祝福了那5个饼,然后将它们变成众人的食粮(参:路九16)。教宗表示,我们在领洗那天、在每次弥撒的结束礼,以及每次听到一句良言时,我们都成了蒙受祝福的人。
教宗说:「妳们走过了漫漫长路,硕果累累;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妳们要以圣言为食粮,从中汲取养分,在我们当代文化环境的光明与黑暗中向前迈进。
教宗继续表示,《路加福音》的记载强调了耶稣受洗时的祈祷气氛:“众百姓受洗后,耶稣也受了洗;当祂祈祷时,天开了”(路三21)。
除此以外,别无它路。让我们细心考虑这一点。」上主藉着先知要求百姓建造祂的家、重新建筑殿宇(参阅:盖一8)。教宗由此阐述了第二个词:重新建筑。
【例】:法利塞人的“有外表无实际”(谷7等);门徒争大(谷10);富翁漠视拉匝禄(穷人)的需要(路16);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反复无常(民长纪);达味王强占人妻(撒下11)……三、“应”许 主给我们应许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