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2007年3月4日的三钟经讲话中指出:“对一位基督信徒来说,祈祷并不是脱离现实,也不逃避对现实所负的责任,而是信赖上主忠实和永不枯竭的爱,尽责任到底。”
他请信友们在基督真理的光照下生活,怀着喜乐、言行一致和纯朴的态度,在家中、在工作场所、在尽国民义务时,宣示自己的信仰。
审视宗徒事业的内在性质,也带来了与基督信仰团体共融的机遇。例如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联合创立的大公运动神学院,便是最好的见证。
教宗祝愿在教会内绽放一个全体天主子民热爱天主圣言的新时代(《天主圣言》宗座劝谕72号),让圣言不断成为教会各种行动的核心(《福音的喜乐》宗徒劝谕174号)。
举例来说,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经历了个人的挫败后,寻求宽恕、学会谦逊(参阅:路廿二56-62)。教宗邀请在场的听告解司铎先把自己看作是“忏悔者”,始终寻求天主的慈悲。
含泪播种,顾名思义,他要被人不可理解,甚至要遭到冷待、鄙视、讽刺、嘲笑、排斥、反感……但既然我们跟随了基督,就义不容辞地负起福传的使命,因为耶稣说得明明白白:你们往普天下去,
圣伯多禄大殿内,悲泣耶稣之死的黑暗被复活蜡烛的光冲破,信徒们取火点燃了手中的蜡烛,大殿内一片光明,世界的黑暗被击败,复活宣报的诗歌宣布了基督的复活。
通过读《创世纪》,我明白了天地万物是怎样造成的,人类的起源到底是怎样的;通过读《宗徒大事录》,我坚信耶稣的死而复活,一个值得那么多宗徒用性命去作证的事,一定是真实的;通过读福音,我知道了天主无所不能,创造了无数个奇迹
基督徒有责任让有过之人意识到他所做的恶,并重新找回自己。对人而言,缺乏自由无疑是对他最严厉的丧失。
因此圣保禄宗徒用耶稣的话劝告我们说,施予比接受更有福(宗20,35)。在中国,目前有很多人“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比比皆是。这种思想很自然影响着年轻人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