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自传是灵修书籍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内容非常精彩,细腻深刻,生动感人,她把自己的灵修经验,详细分析,介绍给众人,供我们参考,供我们模仿。
一个好奇观望的眼神让众人厌弃的税吏匝凯转变为弃恶从善的基督勇兵。一次送秧歌舞扇子的机会让农行景县支行的会计部经理王惠民从骂教友们神经病转变为教会的忠仆、福传的精兵。
过了一段时间,王爱菊带着王惠勇到石家庄参加了圣神同祷会,在众人祈祷的时候他的烧退了,然而回到家中就又烧起来。第二天他又跟着教友们去了深县参加同样的祈祷,他说:这次我满怀信心,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若望福音》中耶稣说过,“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同一部福音中还说,“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第二篇读经是选自保禄的《格林多后书》中的最后三节,最后一句是“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宠、天主的爱情,和圣神的共融,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有一天,马志刚读到:“……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作众人的奴仆;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德训篇》上有这样一句话:“众人将赞美他们的明智,它将永远不被遗忘。对他们的记忆将不会消失,他们的名字将世代长存。”吉姆和尹玮玲,今晚,我们为你们庆祝。你们对转型教育和牧灵神学的持续发展贡献良多。
我们众人共食一饼、共饮一爵;共有一个根基、一个信仰。愿在宗徒信仰的共融与传承中,信友们如同初期的门徒们一样,“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
于是众人齐祷,祷声响彻长空……几天之后,江南有人来报说,那一天的中午,扬州一个讲堂聚集了1000多听众,发现从西北方传来奇异的香味和祈祷声,从讲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大家都感到惊异,就不由自主地都随着祈祷声和芬芳沁人的香气流散的方向走出了会场
➡这些答案表明,众人虽然尊敬耶稣,但仍未认出祂的真正身份——“永生天主之子”。灵修反思:我们是否仅仅把耶稣看作是一位道德导师或先知,而忽略了祂是我们的救主?(3)“耶稣又问他们:‘你们说我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