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福音中耶稣对法利塞经师的回答展开,指出当新郎在时不可禁食,不可悲伤(参路五34)。教宗继而又强调,耶稣常常讲论新郎的象征,并让我们把祂与教会的关系看作婚姻。
无奈人一开始就违背了天主的旨意,无视天主的愿望,只按私意去走自己的路,败坏了人性,以至祸延子孙后代。大司祭盖法就是恩将仇报最典型的例子。
(路4:1)默想:耶稣独自一人进入人迹罕至的旷野,其时,地冻天寒,阴风怒吼,何等孤独凄凉。终日祈祷,夜间以地为床,以石为枕,以兽为伴,克己苦身,四十昼夜水米未进。
上主再次向我们说:不要害怕(路2:10)。我也重复向你们说:不要害怕!我们的天父有耐心,祂爱我们,赐予我们耶稣,让祂来引领我们走向福地的旅程。祂是那照亮黑暗的光。祂是我们的和平。阿们。(梵蒂冈电台译)
在巴西的博爱服务团主委李宗德用书面告诉天亚社,博爱基金会汇集了巴西侨界的爱心力量,在零四至一三年间,从顺利解决这起国际监护权纠纷、把刚满八岁的孤儿带返南大河州,又一路陪伴他走过艰辛的成长岁月,最后在十八岁英俊挺拔之年带他返乡祭祖探亲
(路15:7)对那些冷淡教友,张神父亲自走上家门找他们谈心,很多冷淡教友见到神父这样热情,被感动而回头。为了传教的需要,他经常举办要理讲座、儿童要理班、成人学习班,会长培训班,使教友成为传教的主体。
我不再痛苦、不再失意,不在迷茫;在主的引领下,我来到了教堂,来到了教会这个大家庭,我倾听神父把爱的福音传播、把生命的意义宣讲;我把我的喜、怒、哀、乐向主倾诉;我和我的教友们一起齐声高唱阿肋路亚、同声祈祷世界的和平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
被一句朴素的圣言感动得热血奔涌,抬眼远眺那最后的一抹夕阳消失在天边,面对往事,心灵有多少感慨,生命就有多少无奈;独自走在林荫道上,踩着厚厚的发黄的积叶,听着脚下沙沙的声音,仿佛远方有一个久久的期盼,等着去靠近,恍惚间却又觉得天路难觅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毫不动摇去两三里路远的教堂望弥撒。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
亲爱的朋友,您好好想一想,人的良心不但是天主为我们安的监测器,还是为我们在世上善度一生的指南针,当人走错路时,这针会让人日夜不得安眠,自古至今有多少人因良心发现终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