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会为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发展所提供的第一个贡献不在于物质工具或技术协助,而在于宣讲基督的真理,这个真理教育人的良知,教导人性和工作的真正尊严,推动文化的陶成,这样的陶成才的确回答人的各种问题”。
他激动地说:“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认识天主,做一个有良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拒绝一切人间的荣华富贵,为人灵的得救全心全意去传报天国的福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督的勇兵;我们做教友的,也应该牢记领洗时所发的誓愿,不要把追名逐利当成时髦,不要把不择手段招财进宝当做时髦,更不要把出卖人格、道德、良知
痛恶的本能,向善的天性催促着有良知的人们做着内心的反省,感召那些人前来聆听这与别人教训方式不同的“先知”的正义教诲:“贫穷者是有福的,哀痛者是有福的,缔造和平者是有福的,追求正义者是有福的……”这与世俗格格不入的
只不过是福音所认为的喜乐是来自克胜罪恶,因为罪恶只会破坏人的良知,只会给人制造“自由”的表象,结果反而更令人觉得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所以,与其说基督宗教文化是“罪感文化”,不如说是“爱感文化”。
藉着慈悲善工,我们能唤醒在贫穷悲剧面前经常麻木不仁的良知。
和平也与教育相关:我们受邀每天都要学习不易做到的共融艺术,汲取相遇文化,净化我们的良知,不陷入於暴力和一意孤行的诱惑,因为它们违背天主之名和人性尊严。
为此,教宗勉励他们说:「圣神总是向你们提出大胆的抉择,你们切莫害怕听从祂;当你们的良知督促你们冒险跟随耶稣善师时,你们切莫迟疑。
’这是一个不能被压抑的问题,即使有人听到後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感到困惑,陷入自我惭愧,因为他出卖了他的兄弟,也许只是为了几包毒品,或者一个错误的国家利益的概念,抑或出於虚假的良知,认为只要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
罪不仅客观存在,也涉及人的意向和良知。在忏悔圣事中,我们必须看到在人的良心内署领域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严重的罪,或只是一个轻微的罪,甚或根本无罪。